English

巴以和平协议面临考验

1998-10-2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 我有话说

以色列内阁取消了原定今天对华盛顿巴以和平协议进行的表决。内塔尼亚胡表示,只有巴勒斯坦制订了打击恐怖活动的详细计划后,内阁才会讨论批准这一协议。以发言人称,巴应在协议签字后一周提交打击恐怖组织的具体计划。巴高级官员表示,这是屈服于右翼压力,逃避执行协议的借口。协议只规定巴和美国共同制订反恐怖计划,并未规定时间表。

华盛顿巴以和平协议签字墨迹未干,不祥之兆便露端倪。尽管协议得到绝大多数以色列人的拥护,但以右翼首先发难,他们连连示威,指责协议交出土地是背叛,要求政府下台,提前大选。哈马斯等巴强硬派也批评协议。前天,一名希伯伦电站的警卫被两名巴勒斯坦人杀害。几小时后,纳布勒斯一名巴勒斯坦农民在橄榄树下被暗杀。媒体指出,现在弥漫的右翼极端气氛,类似于3年前拉宾总理因签署撤军协议遇害前的情况。以总统魏茨曼称,这是华盛顿巴以和平协议的不良开端。

围绕第二阶段撤军的巴以和谈已僵持了19个月。这种局面无论对美国的全球利益,还是对巴、以内政外交都显示出了越来越严重的后果。美国作为中东和谈主要调解人,把巴以首脑请到离华盛顿100多公里僻静的怀伊庄园,进行最后通牒式的会谈。20年前卡特总统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把萨达特总统和贝京总理请到戴维营,经过11天封闭会谈达成协议的。在巴以双方严重缺乏信任的特定阶段,这种施加压力和许诺的调解方式再次显示了作用。经过9天极其艰苦的谈判达成的协议,其意义不仅是巴以终于达成撤军安排,更重要的是,它确定了今后和谈原则,使中东和谈再次破冰启航。

实际上,此次美巴以会谈的焦点集中在安全保障。利库德政府推行“安全换和平”,称奥斯陆协议5年来,恐怖袭击受害者达279人,而这之前15年的遇害者总共才254人,只让出土地不能带来和平,必须有安全措施后才能交出土地。这是巴以和谈僵持19个月的主要原因。

协议是双方作出重大让步的结果,得到全世界和中东国家的广泛赞扬和支持。以实际上承认了巴建国、归还西岸土地;巴也承诺修改宪章、逮捕以通缉犯、收缴非法武器、缩编巴警察、严厉打击恐怖组织、停止敌对煽动等安全合作。阿拉法特强调,以的安全就是巴的安全,以的和平也是巴的和平。

在戴维营、奥斯陆等协议土地换和平的基础上,新协议现实地强调安全合作,这有助于双方加强信任,实现和平。而迈出这重要的一步,巴以双方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媒体认为,内塔尼亚胡推迟内阁表决协议的更主要原因是他需要时间化解右翼的强大压力。迄今,以内阁中有8名部长对协议持反对或观望态度。巴以双方都已加强警戒,严防双方极端分子制造事端,破坏协议的实施。

协议已经签署,延缓实施只能进一步激化极端情绪,滋生极端行动。漫长曲折的巴以和谈正是这么艰难沉重地一步步走过来的。(本报特拉维夫10月28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